純水是指純水一般以城市自來水為水源。通過多層過濾,可以去除微生物等有害物質,但也可以去除氟、鉀、鈣、鎂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。以下是水處理設備工程八種不同的純水處理工藝:
一、臭氧殺菌超純水處理
臭氧(O3)的消毒原理是:臭氧在常溫常壓下分子結構不穩定,迅速轉化為氧(O2)和單個氧原子(O);后者具有很強的活性,對細菌有很強的化學作用,殺死它,多余的氧原子會再次結合成一般氧原子(O2),沒有有毒殘留物,所以稱為無污染消毒劑,不僅對各種細菌(包括肝炎病毒、大腸桿菌、綠色桿菌和霉菌)有很強的消除能力,而且對殺死霉素也非常有效。
1、臭氧的殺菌機制和過程屬于生物化學過程,氧化分解了細菌中氧化葡萄糖所必需的葡萄糖氧化酶。
2、直接與細菌和病毒作用,破壞細胞器和核糖核酸,分解DNA、RNA,蛋白質、脂類、多糖等大分子聚合物破壞了細菌物質的代謝、生產和繁殖過程。
3、滲入細胞膜組織,侵入細胞膜作用于外膜蛋白和內部脂多糖,使細胞明亮畸變,導致細胞溶解死亡。并溶解死亡基因、寄生菌種、寄生病毒顆粒、噬菌體、枝原體和熱原(細菌病毒代謝物、內毒素)。
二、活性炭過濾純水處理工藝
活性炭主要通過吸附和過濾去除水中的異色、異味、余氯、殘留消毒劑等有機雜質。
三、薄膜微孔過濾(MF)純水處理工藝
薄膜微孔過濾方法包括深層過濾、篩網過濾、表面過濾三種形式。
深度過濾是由編織纖維或壓縮材料制成的基質,采用隋吸附或捕獲方法保留顆粒,如常用的多介質過濾或砂濾;深度過濾是一種經濟的方法,可以去除98%以上的懸浮固體,保護下游凈化模塊不被堵塞,一般作為預處理。
表面過濾是一種多層結構。當溶液通過濾膜時,會留下比濾膜內部孔隙大的顆粒,主要堆積在濾膜表面,如常用的PP纖維過濾。表面過濾可去除99.9%以上的懸浮固體,也可作為預處理或澄清。
篩網濾膜基本上是一致的結構,就像篩子一樣,表面留下大于孔徑的顆粒(這種濾膜的孔量非常準確),比如超純水機終端使用的一些安全過濾器;篩網過濾微孔過濾一般放置在凈化系統的使用點,以去除剩余的少量樹脂片、碳屑、膠體和微生物。
四、離子交換(IX)純水處理工藝
水中碳酸鹽陰陽離子如鈣離子Ca2等離子體交換原理是將碳酸鹽陰陽離子交換成鈣離子Ca2、鎂離子Mg2、硫酸鹽SO42-、磷酸鹽NO3-等。,通過與離子交換樹脂,使水中的陰陽離子與樹脂中的陰陽離子交換,從而凈化水。
五、反滲透(RO)純水處理工藝
它是一種以壓力為驅動的物質分離過程,使用反滲透膜只能透水,不能通過溶質的選擇性,從含有各種無機物、有機物和微生物的水中提取純水。反滲透膜的孔徑小于10埃(1埃等于10埃)-10米),篩選效果強,脫鹽率高達99米%,殺菌率大于99.5%。它可以去除水中的碳酸鹽、糖、氨基酸、細菌、病毒和其他雜質。如果以源水水質和產水水質為基礎,RO是凈化自來水的經濟有效手段,也是超純水系統的良好預處理方法。
六、超過濾(UF)純水處理工藝
微孔膜是根據其過濾孔徑的大小去除顆粒,而超濾孔膜是(UF)薄膜就像一個分子篩,它以尺寸為基礎,讓溶液通過極細的孔分離水溶液的不同大小的分子。
超濾膜是一種堅韌、薄、有選擇性的透明膜,通常認為其過濾孔徑約為0.01μm,特定大小以上的分子可以被截流,包括膠體、微生物和熱原。較小的分子,如水和離子,可以通過濾膜。
七、紫外線(UV)、臭氧滅菌超純水處理工藝
紫外線輻射的254nm/185nm紫外線能有效殺滅細菌,降解有機物。
八、EDI純水處理工藝
一種新的去離子水處理方法。又稱連續電除鹽技術,EDI裝置將離子交換樹脂夾在陰/陽離子交換膜之間,產生EDI模塊。這種方法不需要用酸堿再生樹脂,環保性好。
*免責聲明:轉載內容均來自于網絡,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,本網將予以刪除。